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 红色故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人民的民族壮举、正义胜利。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推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 ,通过多样化的宣传形式,让公众深刻感悟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本期我们介绍的是大连地方党组织的诞生以及傅景阳的生平经历。
展开剩余79%大连进步社会团体建立
近代大连,曾遭受沙俄、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长达半个世纪的侵略,大连人民为此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受马列主义进步思想、五四运动的影响,1920年7月1日在大连地区诞生了最早的进步社会团体——大连中华青年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罗章龙、李震瀛、陈为人、邓中夏等一批共产党人受组织派遣来到大连,宣传马列主义,为大连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23年12月2日,受全国工人运动的影响,大连第一个中国人工会组织——沙河口工场华人工学会成立。吸引大批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
大连中华青年会成立时的情形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
1924年6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大连特别支部建立,直属团中央领导。至1925年末,发展团员30余人。为中共大连地方组织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连党组织建立
1925年1月曾是大连中华青年会干事的杨志云,受团中央派遣回到大连,组建团大连地方委员会。1925年12月下旬,中共中央发出《121号通告》,指示要将超龄团员转党。根据党中央和北方区委的指示,1926年1月15日,中国共产党大连特别支部正式建立,杨志云担任第一任书记。党员除由团转党的8人外,还有1925年入党的傅景阳,共计9人。
1926年10月,大连已有党员95人,力量空前壮大。1927年党的五大后,党中央决定建立东北地区党的统一组织——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并决定改中共大连地委为中共大连市委,直属中央领导。陈为人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邓鹤皋任中共大连市委书记。至同年7月,中共大连市委在大连中华工学会、沙河口工场、大连码头、大连中华增智学校等企业和学校中秘密建立了23个党支部,党员发展到230余人。
从此,斗争的火种始终在辽南地区传播。在敌人的血腥镇压面前,共产党人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出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
傅景阳(1900—1942),辽宁省瓦房店市人。大连地区第一名中共党员。大连中华工学会委员长。
1915年,傅景阳考入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沙河口工场技工养成所。1923年,受“二七”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影响,他与王立功、辛培源、戚铭三等进步青年,成立“满铁”沙河口工场华人工学会,并当选为会长。
1925年2月7日,傅景阳代表大连工人阶级赴郑州参加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全国铁路总工会执行委员。会议期间,傅景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大连地区第一名中共党员。
1926年1月15日,中共大连特别支部成立,傅景阳担任工运委员。2月,他代表南满铁路工会出席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再次当选为全国铁路总工会执行委员。
1926年4月27日,满洲福纺株式会社(简称“福纺”)工人大罢工爆发。罢工期间,傅景阳因领导罢工斗争遭日本殖民当局逮捕。1927年3月30日,经多方营救,日本殖民当局被迫将傅景阳释放,并遣送回原籍。
1931年春,他曾北上奉天(今沈阳)、哈尔滨等地寻找党组织。1942年夏,傅景阳从哈尔滨返乡,途经奉天时在戚铭三家中病逝,终年42岁。
发布于:北京市